科幻片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西方国家的专属领域。 但这几年,随着技术的成熟,亚洲国家慢慢开始了新的尝试。 中国出了票房黑马《流浪地球》,韩国找来宋仲基拍了部《胜利号》。 不同于之前的太空题材,韩国最近这部新上映的这部科幻片,瞄准了克隆人技术。 《徐福》 这部由制作过《寄生虫》的CJ电影公司出品,宣发上自然不会差。 除了打出“科幻动作大片”的标签之外,演员阵容也很惊喜。 因为电影《熔炉》让中国观众相当熟悉的孔刘,有他在就是演技保证。 这部电影也是他继《釜山行》后,再次出演科幻片题材。 与孔刘搭档的,是凭借《请回答1988》里的天才围棋手阿泽,被称为“国民弟弟”的朴宝剑。 两位都是人气演员,双男主CP+科幻题材设定,期待值绝对拉满。 故事的一开始,有位科学家在家中被无人机炸死。 他正是参与基因改造培育克隆人的研究者之一。 这个计划由韩国政府和财团合作,试图找出永生的办法。 克隆人名叫徐福,是一个由人类选择并创造出来的实验体,存在着特殊的基因。 不仅拥有长生不死的能力,而且他的骨髓液还能够治愈人类所有的疾病。 除此之外,他还有着极度危险的破坏力。 他极强的意念,可以瞬间改变周围的压力。 只要一个眼神,就能挡下数发子弹,甚至能让整块地化为废墟。 徐福这个名字取自中国古代的典故。 相传秦始皇当年为求长生不老,任命使臣徐福带着童年童女各三千出海求仙。 影片中的克隆人男孩,借用了这个名字,也寓意着人们对“永生之术”的向往。 但电影中的徐福,已不再是寻丹问药的方士。 他自己就是拥有永生能力的不死之人。 永生性和危险性并存,有人想要彻底毁灭他,有人想要拿他所用。 所以研发者被杀害的消息一出,徐福必须被转移到新的地方。 负责押送徐福的,是前情报局特工闵基宪。 多年前,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好友被部长残杀,因此离开了情报局。 如今他是个脑子里长了恶性肿瘤的濒死之人,只剩下不到一年的时间。 如果他完成任务,就能获得徐福的骨髓液治好自己的绝症。 为了活下去,他接受了这个任务。 就这样,绝症特工和呆萌克隆人的公路电影故事就此展开。 一路上,两人逐渐了解彼此的想法,相互救赎。 徐福的基因来自一个女科学家。 因为丈夫和孩子意外逝世,于是造出了徐福来替代自己的孩子。 徐福从来都没有被当作真正的人类对待,也没有感受过爱。 闵基宪逐渐对徐福产生了感情,不忍心把他送回研究所。 但徐福每天必须打抑制剂,否则会吐血不止。 与此同时,各方势力虎视眈眈。 情报局部长听从美国方面的命令,决定反水杀掉徐福。 另一边大财团的会长也想要得到徐福,来让自己获得永生的能力。 政府与财团的对抗,人性的贪婪与欲望,一触即发。 徐福和闵基宪两人同生共死,同时也要面对艰难的抉择…… 看得出电影在科幻题材上的努力,但是出来的效果却差强人意。 跟之前的《胜利号》一样,依旧是标准的好莱坞式套路化剧情。 患病特工保护超能少年,最后相互救赎拯救世界。 中间还要穿插韩国电影必备的财团和政治元素,实在浪费了这个可以深挖的生死议题。 其次,人物的塑造和转变上,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说是科幻题材,但徐福作为一个克隆人,有自我意识,有情感认知,还有一位人类母亲。 除了脖子上的注射口和每天不打针就会吐血之外,看不出任何的科幻性。 把他当成是一个从小没有自理能力,被母亲严加管教的自闭症儿童完全没问题。 他不想要永生,也认为那些人类只是把他当成实验品。 可他明明就有自我意识,也完全没有想过自己结束生命。 能够瞬间把人灭掉,但是不到最后结局就一直躺平任人类摆弄也不反抗。 如要一定要一个解释,那只能是为了“兄弟情”做铺垫了。 果真之后跟CP一起看了看海,吃了几桶泡面,就瞬间懂得了生命的意义…… 这样的转变太过突兀,很难说服观众。 整部电影的话题其实很深刻,永生和死亡、生命的意义,都想要讨论。 但为了吸引观众,又加入了很多枪战、动作的商业化元素。 以至于顾此失彼,既有科幻、文艺,又有动作。 什么都是点到为止,总觉得哪里都没过到瘾。 最具有哲学性和能够让观众思考的部分,都是用台词生硬的表达出来的。 推动全片剧情的对白,还是来自一个美国官员的口中。 “永生会导致无法满足的欲望和争端,永生是让人类走向灭亡” 正因为这个原因,政府的情报局长才会想要把徐福杀掉。 整个韩国政府情报机构,听从美国人的判断,就要杀掉这个秘密研究十年的克隆人...... 最后高潮剧情就变成了,两方势力互殴,徐福利用超能力狂扁人类,最后英勇赴死。 用自己的死亡,来告诉人类生命的意义。 故事终结在这里,看似很宏大,但除了毁天灭地的特效镜头外,其他部分基本看完就忘。 倒是电影里着重描写的情感部分,观众应该可以磕一磕。 孔刘的表演依旧很自然,从一开始的求生欲望到对徐福产生感情,最后看淡生死。 人物的成长和情绪的转变都能很好的诠释出来。 在演绎徐福这个核心人物上,朴宝剑跟《请回答1988》里的阿泽有点雷同了。 表情略显木讷呆板,并没有能很好地撑起徐福这个克隆人的内心状态。 朴宝剑躲过了其他人的枪林弹雨,却心甘情愿死在孔刘的子弹之下。 多么感人啊…… 真不愧是韩国电影,在感情渲染这方面还是有两把刷子。 目前《徐福》在韩国本土的票房表现上很不错,可口碑却没有达到预期。 用商业片的外壳来讨论永生和死亡的深刻议题,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孔刘和朴宝剑的新鲜搭配,也足够让人惊喜。 但科幻片除了需要电影工业的支持,剧本和叙事同样重要,这部电影有点可惜了。 相信之后亚洲的科幻片,会有更多好的作品不断涌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