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浩然与徐梓峻—兄弟艺术家的艺术之路和大爱之举
时间: 2012-12-28     来源:中国西南热线    

当代艺术家徐梓峻、徐浩然兄弟

    从2010年5月到2011年,在短短一年多点时间里,四幅当代油画作品在北京、江苏等地的慈善拍卖中,共计拍卖了人民币七百多万元,所得款项全部捐赠给了远东慈善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胜者爱心基金、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善基金等等慈善机构,其中一张单幅油画还创出了人民币290万元的义卖价格,油画的作者是谁?为何有此豪情善举?
 


    油画的作者是来自于红土高原——云南的徐浩然与徐梓峻这对亲兄弟,刚过知天命之年的哥哥徐梓峻,15岁考入四川美术学院本科学习,毕业后在云南省文化馆从事美术工作至今,作品不断推陈出新,多次在国内外举办各种画展并获奖。弟弟徐浩然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博士后,当今颇有影响的品牌战略与管理专家,国内第一个大型民企首席品牌官,被授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虽然他们的经历和专业不一样,但在艺术观念上,兄弟俩有着血脉相连的共识。在近40多年的人生经历中,他们扮演过不同的角色,可谓风雨兼程、悲欣交集,然而也正是这些丰富而精彩的阅历,蓄养了他们的艺术思想,历练了他们的艺术品质。
 


    鲁迅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只有来自民族大众的东西,经过千百年提炼升华,才具有生命力和持久力,才能被世界认同。为此,兄弟俩把最具象征中国文化精神底蕴的汉字作为他的艺术策略,解构出是是非非的“汉字人”男女图式,在保留汉字结构基因的同时,以这种全新的象形文字“汉字人”作为他们创作的艺术语境,把中国古代名画作为背景,试图在古老中消解当代艺术的当代性(感性),从而保留它的自在性(理性)。在徐氏兄弟的这些图画中,我们看到了多重的层次感、精妙的笔触、中国画特有的肌理效果……显然,作者想通过作品的层次性、复杂性对生命意识进行颠覆,对传统思潮进行颠覆,这是作者的思考,是作者的迷茫,更是作者真实的批判。

    现实和理想的冲突、现代和传统的纠结、继承与创造的忧郁、设计和艺术的联姻……凡此类两难问题,大都是“活着”的人和艺术家们每天所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不过从现象中抽回到本质,也即当我们直接面对“活着”这个最终命题的时候,人们却常常不敢面对,也无从下手,通过艺术的手段来表现这个生命哲学问题就更觉得难了。然而,兄弟俩偏偏借用艺术的手段将这一哲学命题拷问到底。他们选择中国古代大家熟识的图式来表现生命哲学这一日常的命题。同时,他们又借极其形象的中国文字来表现生命哲学的复杂性、难解性。平静细腻的底色与嚣张冲突的文字图式混搭在一起,让读者心潮澎湃。读者一边欣赏底色的平静、细腻、历史感,一边被随之而来与之冲突的文字图形敲击着并一点一点打开了沉睡已久的心门。
 


    中国的文字实际上就是图形符号。艺术家再次对它进行加工处理,在经过加工处理后,文字的身份就变得多样化了。它既是一个图像,又是一个诠释者,还同样是一个捣乱者。它颠覆了画面所有原来的意味。本来文字在中国画中起到的作用是画龙点睛,现在它在画面中却成了主角:一个可以起到对原来的画面进行诠释和颠覆的主角。它一边充当图形的作用,一边在现代文明和传统文明之间、在物质图像和精神图像之间架构起了一座桥梁。在这座桥梁上,它成了精神主导。

    他们一直想在做关于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文字作品。中国画与这样的文字相结合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它显示了艺术家对传统艺术样式的思考:我们尊崇的艺术作品在当下还存在着什么样的意义?又对我们现代人的精神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对传统艺术样式的思考实际上就是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也就是对传统人文精神的思考。用变形夸张的“汉字人”文字来传达失落的现代精神文明,同时将之放置于传统的故事情节背景之下,实际上就是两种艺术样式、两种人文精神、两种生存语境的碰撞与对话。从而,更加说明现代人文精神的衰败与迷惘!在很多方面,我们需要重构!尤其是现代精神的重构!

    兄弟俩把当下人活着的状态为主题,活着本身就是一个日常但又复杂的命题。我们每天面对它,但又每天被它捉弄。因而,我们又常常回避它。他们却在这个被日常规避的角落里把它拽了出来,对它进行大胆地解剖。因为它日常,但又由于它是一个难解的话题,所以,触碰它就意味着需要无量的勇气和敏锐的心智。
 


    其实, 他们在做这些作品时,用的是“解构方法”。他把“生命”的主题进行解构,把中国的文字进行解构,把传统的中国画进行解构。通过解构,一个深刻的艺术形式得以升华。曾经有很多人用中国文字做当代艺术。他们作品中的文字显然充满了迷惑和难解,给人留下了个“云里雾里”的印象。最后,读者被文字戏弄了。然而,他们却反其道而行之,他把难解的中国文字通过解构的方式使它更加当代化,更加世界化,从而更加明了易懂。中国文字本来就是象形文字,它比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字都具有“符号”的意义。他们把这种意义深刻化,构建了他独创的“汉字人”文字。中国文字不再那么神秘不可解读了。这是中国文字的精神!

    “生命”本来就是脆弱的,也是坚韧的。中国传统艺术,比如文字和绘画也是如此。传统的艺术样式很容易失去它的当代精神。他们通过对它们进行了比较彻底的解构,赋予了它们当代的形式与内涵。这样,艺术的形式与内容结合就凸显了敏感、脆弱、复杂而又坚韧的生命哲学命题。艺术家通过不断地思索、实践、揣摩,最后找到了关于生命的艺术创作的方式。我个人觉得这一次的尝试是很成功的。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是良好的选择。

    兄弟俩把最中国的文字艺术进行了最当代的艺术加工,放置于久远古老的艺术语境里,神奇地创造了一个关于拷问《活着》的哲学话题。是的,他通过用中国样式的作品,诠释了一个具有世界性意义的哲学命题!

    在网上浏览兄弟俩的艺术空间时,我不但看到了其它作品,了解到徐梓峻在国内外办过十多次个人画展及许多联展。还阅读到了著名当代艺术评论家王林、陈默等许多人为他们的作品写的评论,以及大量的媒体报道,的确名不虚传。

    总之,他们作品创造了纯中国文化的“谎言”和虚幻的空间。组织成一种全新的绘画语境。这是一块当今社会的反光板,给人们的生活行为和精神活动带来新的启迪。他们的作品用中国文化的姿态,包裹了文化及学术价值。作品内涵与我们今天的生活处境紧密连接,超越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束缚,从他们的作品中能感悟到他对中国文化深沉的演绎和对人生哲学的另类解读,为今天的当代艺术提供了新颖的中国文化视觉,对中国文化创新展示出新的可能。

    如今是一个追求社会责任的时代。作为具有一定社会批判精神的当代艺术家,在我看来,艺术家们社会责任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他的艺术实践和艺术作品表达中所折射出来的社会责任,另外一个则是艺术家的行为本身所担当起的社会责任。兄弟俩认为,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比个人思想与情感更重要,如果一幅画能为慈善事业做出贡献,作为一名画家也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尤为难得的是,近年来,在慈善组织的公信力遭遇拷问的时候,徐氏兄弟却把四幅主要的画作捐献给国内著名的慈善机构并设立了梓峻基金,其中包括远东慈善基金会——中国第一个专门致力于身障人就业培训事业的基金会。给社会弱势群体和身障人创造就业的机会,发展社会福利和身障人事业,支持与推动社会公益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对于艺术家家来说,这是作品之外最大的社会责任!

    在远东慈善基金会慈善拍卖活动时,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远东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蒋锡培表示,他之所以在义卖现场出价290万竞购一幅油画,是因为他很喜欢这幅作品的名称和表现手法,这是一个重要的艺术创新。这幅画用古今结合的手法,用油画的形式将中国古画的美感用新的方式展现,用现实批判主义的手法将一些现代人的状态调侃的表现出来。更重要的是,兄弟俩希望有更多的艺术家加入到关心残疾人的队伍中来。他们为中国的艺术家们承担社会责任起了带头表率作用。

    天道酬勤,大爱无疆,让我们把爱传递,让爱永恒。愿兄弟俩在艺术创作上更上一层楼,不断超越自己,攀登新的高峰!

    (附图:汉字人“男女”) 
 



网友评论:
 昵称:
 内容:  留言内容不得超过200字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此处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