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城市频道3月14日讯(记者 李远 司马一):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新型城镇化成为百姓最关注的话题之一,从而延伸出的户籍改革、福利公平等热点也成为农民工争相热议的话题。两会召开之际,中国经济网城市频道记者专访江苏省淮安市市长曲福田,解读淮安的城镇化发展。
江苏省淮安市市长曲福田
中国城镇化是一个动力,一方面要解决产业和人口的聚居规模效应的问题,同时也给农业的现代化,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所以在同步推进城镇化的过程当中,通过科学的规划进一步优化城乡形态。
曲市长表示,就城镇化发展,苏南与苏北比较,苏南城市比较密集,乡镇工业和城镇化互动,形成了一个过去的村村冒烟户户点火的景象,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进行,而苏北或将选择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发展城镇化,首先要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打造经济增长极带动经济的发展。
淮安打造苏北中心城市是要带动苏北腹地的发展。历史上的淮安是个中心城市,运河的消失让淮安的功能逐渐单薄。淮安要发展城镇化,首先要积极就业发展,即产城合作,既是城市化的过程中也是工业化的过程。在空间上不能分离,不能户户点火村村冒烟,也要将中心城市小城镇建设与园区建设同步进行。
淮安作为苏北的中心城市,在长三角的规划中被定为先进制造业中心和苏北区域性中心城市。淮安市要推进城市化首先要建立起一个中心城市,以功能带动辐射作用,形成城市群和人口密集区,推进工业化进程,吸纳更多劳动力共同推进城镇化。要打造一批具有江淮水乡特色的村庄,农民的居住区,既要保持乡村的形态,又要因公共服务项农村延伸,使其能够享受到和城里相同的社会文明及公共服务。扩大土地的经营规模,采取科学的技术成果以及推广农民的组织化和市场化,形成城镇化跟新农村建设跟农业现代化的互动。
曲市长透露,下一步将要把淮安这个中心城区打造成苏北的重要中心城市,带动四个县城的发展,即一个中心城市四个中等城市,以小的城市群来带动1.01万平方公里的城镇化,乃至带动周边地区的人口的聚居。淮安市要充分发挥农村城镇化的路径,以科学规划为引领形成重点镇、特色镇以及农村集中居住区相适应的村镇体系,使其成为推动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路径。
曲市长说:“按照70%城市化率,每人十万元的投资。这样的投资是为了扩大城市规划的基础设施,以及人口住在城市里的社会配套,公共服务和生活、就业、医疗所形成的费用。农民进城后,成本付出是拉动经济的一个非常大的投资。而进一步的投资可能要通过国家通过融资平台的建设,以及基础设施的投入来共同解决这个问题。”曲市长表示,城镇化制度创新涉及到城乡之间的流动,劳动力进城了,土地要不要流动?户籍要不要改革?社会保障如何衔接?一系列的问题在城镇化过程中都要加强改革。
改变传统的户籍制度。目前的户籍制度处于与城乡割裂状态,农民进城后享受不到城里的公共服务。
改革土地制度。土地是农民的财产,农民进城后不可能再拥有土地,这既不符合资源节约的利用,也不利于提高城乡之间资源的配置效率。所以,在坚持农民产权归农民,同时也不破坏农民利益的前提下,能够创新形成土地的退出机制,而退出机制首先是农民要自愿。土地创新制度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要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进行创新,要充分尊重农民的财产权,尊重农民的意愿,以此来实现土地资源的退出机制。土地制度的创新,就是城乡之间的土地优化配置。淮安拥有大量的农村建设用地,而推进中心城市,建设推进城镇化需要更多的城镇建设用地。如何通过一种机制既不损失农民利益,又不破坏基本农田,能够把更多的台方土地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一方面,推进城镇化要不破红线,不减少基本农田;不破底线,坚决保护农民的权益;优化空间,城乡土地之间按照一种市场产权的规律来实现配置,互相置换赢得发展。
创新社会保障。农民享受了社会保障,那么土地对农民来讲仅是一种生产要素,就会把社会保障功能和生产要素功能分离,农民就会按照市场机制退出。所以创新社会保障有利于农民离开土地进程,有利于实现自由迁徙。
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是城镇化不可逾越的制度创新。接下来淮安将按照十八大的要求,以及推进城镇化的路径,加强规划引领,加快制度创新努力推进淮安城镇化,使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建设迅速加强,建立比较合理的城乡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
淮安古城,以生态相连的方式来推进城镇化,连接原来的淮安区、淮阴区和淮阴市三个城市,建立生态新城。
曲福田简历
曲福田,男, 汉族,1962年8月出生,山东莱州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
历任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院长,校长助理,
2004年6月任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
2006年4月挂职任省发改委副主任,
2008年11月任省发改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2009年12月任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2012年5月起任淮安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