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工业:四核驱动产业升级(图)
时间: 2013-05-30     来源:桂工网    

工网讯“壮大支柱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按照‘三个三’的工业发展总体思路,把我们的工业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升级。这既是我们“十二五”期间产业发展的重要思路,也是我们对国家当前关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解读和实践。”主管工业的岑溪市副市长覃广平如是说。

  “什么是‘三个三’”呢?”记者对此颇感好奇。

  “就是做大做强石材、铅锌矿、家电电子三大优势产业;培育发展陶瓷、稀土功能新材料和再生资源深加工三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林产林化、纺织服装、家具皮革三大传统产业。”覃广平解释说。

  作为广西的老牌工业强县,目前,岑溪市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技术改造为动力,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为契机,以职业教育为支撑,加快产业优化组合,培育产业集群,用产业升级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岑溪大业集中区石材加工厂区

  用“退城进园”倒逼产业升级

  在岑溪采访期间,“退城进园”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退城进园”,也就是把过去各种分散在城区以及各个地方乡镇的工业企业集中起来,统一规划,搬迁进入工业园区。

  “‘退城进园’就是一个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对于‘进园’的企业,我们都有明确的要求,必须是上规模的企业,投资强度高的、技术含量高的企业,环保生态的企业。”覃广平强调说。

  石材加工业历来是岑溪的支柱产业。据统计,岑溪的花岗岩贮量达21亿立方米以上,是全国最大的花岗岩生产基地之一,被誉为“中国花岗岩之都”。知名品牌“岑溪红”可与世界石材名品“巴西红”、“印度红”等媲美。二十多年来,石材加工业对推动岑溪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岑溪经济腾飞的推动者。然而,在石材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诸多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产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产品同质化、低档化;众多小企业分散经营,无序竞争严重;粗放经营、低效开采,优良石材资源浪费严重等等。这样,通过“退城进园”的门槛限制,优胜劣汰,加快工业企业整合升级就成了岑溪石材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

  根据规划,石材产业加工园区规划面积3000亩,根据产业重点,分布在糯垌三兴、三堡振兴等不同的片区,对于入园的石材企业都有明确的要求。比如,投资、规模要求:凡申请进入石材产业园区的建设项目,投资强度不低于每亩80万元;凡申请进入糯垌新塘石材综合利用加工区的石材加工贸易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度不低于1亿元,年加工高档板材能力达300万平方米以上,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技术要求:切割石材必须使用多片组合锯,抛光设备采用自动化表面抛光机等等。

  “用‘退城进园’的载体,倒逼石材产业向集聚、集群、集约化方向发展;用品牌建设培育一批精深、精细加工,清洁、环保、节能的石材企业。”岑溪市工信局副局长陈武元如是说。

  根据岑溪市关于加快石材产业升级的实施办法,“退城进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开发与保护并举,发展与治理并重;二是扶强扶优、淘汰落后的原则,重点扶持一批石材加工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淘汰关闭环境污染严重、整改提升无望的小作坊;三是产业聚集原则,以园区为载体,促使石材企业向专业的产业园区集中;四是精品原则,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创新、营销创新、机制创新,打造石材精品、名品。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岑溪市将重点建设糯垌三兴、三堡振兴、马路义垌、马路善村石材加工区和岑溪(马路昙容)国际石材商贸物流园,引进知名石材企业,组建大型集团,实施石材质量振兴规划,提高产品定价“话语权”。重点扶持天马石业、康利石材、超雄石材等骨干企业,谋划组建石材集团公司,积极引导企业产品进行深加工,研发下游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石材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重点关闭城区石材加工小企业,鼓励“退城进园”,集约用地,促进产业集聚,着力把岑溪打造成花岗岩国际采购中心,争取在“十二·五”末,实现加工销售板材3000万平方米,石材产品年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

  为鼓励、引导企业“退城进园”,岑溪市在土地出让、税收减免、财政补贴、融资贷款方面推行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发展专项扶持资金优先支持园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并根据企业搬迁入园的进度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和搬迁补助。 用技术革新推动产业升级

  “以前开采石材是打好炮孔,装上炸药爆破,这样开采下来的石材往往破碎成很多块,不但利用率低,而且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现在统一使用机械化开采,用电锯进行高精度的切割,切削的尺寸都可以进行准确的控制,不但安全环保,还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陈武元介绍说。

  用技术改造推动产业升级遍及岑溪工业发展的全部行业领域,对于支柱产业石材业更是如此。根据计划,岑溪市将在2013年6月开展矿山“企业对标行动”,要求全市的花岗岩石材矿山全部采用金刚石圆盘锯等冷开采技术,淘汰爆破开采。对于检查不合格的矿山企业进行整改复检,复检的验收期限为2013年12月底,在规定期限内仍未达标的企业,公安机关应立即停止爆炸品审批,暂停爆破物品供应;国土部门不予办理《采矿许可证》年检延续手续。

  同时,在石材加工方面,锯切的技术由目前的单片锯向多片锯组合、高速切削、数字控制、高精度方向发展;抛磨采用电气控制,光、电、液一体化的表面磨光方法;型材加工引进推广多维数控系统;板材表面的填补、粘接、抛光等技术也逐步向超薄、超大型的高端板材发展。

  用技术革新推动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在“退城进园”优化产业布局的同时,岑溪市着力在推进石材废料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上下工夫。

  “石材废料可以加工成日用陶瓷和人造花岗岩板材,开采过程中伴生的稀土可以回收利用,”陈武元介绍说,“现在我们这个产业已经列入自治区循环经济的重点技术项目。”

  花岗岩废料综合利用项目,通过把花岗岩废料进行破碎、除杂、提纯,用物理加工的方式分离出其中约75%的有效成分,用于制造日用瓷器和人造花岗岩板材,实现了石材废料的环保循环利用;开采过程中伴生的稀土,则经过集中堆浸,再通过一个闭路循环系统进行处理后,形成了稀土氧化物,有效实现花岗岩矿区伴生稀土资源的回收利用。

  根据规划,到“十二五”末,岑溪市将在石材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上降低25%,石材“三废”(废石、废渣、废浆)利用率达80%以上。

  除了作为支柱产业的石材产业,大力培育、发展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新兴产业,也是岑溪市坚持技术先导、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在新材料产业方面,岑溪市将依托现有资源,重点发展以稀土永磁、稀土发光材料等为主的稀土功能材料;重点扶持以木薯淀粉为主要原料年产万吨级的完全生物降解塑料颗粒环境友好新材料,使之广泛用于生产农膜、购物袋、食品袋、包装袋等可降解产品,从源头上防治“白色污染”;重点支持发展水性漆等环保型涂料、特种树脂等新型高分子材料。在新能源产业方面: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争取建成区内乃至国内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管理系统的重要生产基地。

  此外,对于林产林化、家具皮革等传统的资源型支柱产业,岑溪市在继续发展的同时,坚持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把“节能、环保、降耗、减污、增效”作为主攻目标,用技术改造作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利器。

岑溪建筑陶瓷产品展示

  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坚持产业升级

  对于广西这样的后发展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来说,“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说法。“什么叫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无非是就是把人家东部发达地区那些落后的、淘汰的产业和技术引进来而已。”在去年的广西“两会”上,一位地级市领导、人大代表如是说。不可否认,这基本是事实。但是对于西部省份的广大地区来说,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是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增强区域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加快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快捷途径,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因此,真正的问题是,不是是否需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而是如何承接的问题;承接不是原封不动的照搬,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有选择的改造升级。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对我们来说,是引进新产业,但这并不是说把原来的技术和产能简单地搬迁过来,而是在转移、重建的过程中实现改造和提升,这也是产业升级的一个途径。”岑溪市工信局副局长陈武元解释说,“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对于双方来说都有益处,对于部分东部产业来说,在转移、搬迁的过程中,正好可以采用全新的技术、设备和生产线,实现更新换代,实现产业水平的整体提升。”

  一般来说,西部省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载体,多是一些资源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一是方便就近取材,就近加工,二是充分利用西部地区的富余劳动力。岑溪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行业有家电电子、纺织服装、建筑卫生陶瓷等;其中,家电、服装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建筑陶瓷则是资源型的产业。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岑溪市采取推动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加强产业配套能力的方式提升产业竞争力。在发展建筑陶瓷产业方面,岑溪市依托境内丰富的高龄土、花岗岩矿产资源,以应用技术为突破口,引进、发展新型工艺技术,开发高新、多功能、配套化的环保、抗污、抗菌建筑卫生陶瓷新产品;引进和培育知名品牌,着力将境内的大业陶瓷产业集中区打造成中南地区主要的陶瓷生产基地。 用“职业教育”支持产业升级

  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型人才,而技术型人才正是工业社会的主体性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职业教育是工业社会的“孵化器”。近年来,技术型人才匮乏和工业产业迅猛发展之间用工矛盾日益凸显!西部省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可以引进资金、技术,可以提供优惠的土地、税收政策和丰富的能源、资源条件,但是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提供出一大批数量稳定、质量有保证的产业工人。“十大工业园区紧缺技术型人才!”“技术型高层次人才紧缺!”“技术类经验型人才紧缺!”这样的新闻主题频现于报刊和网络。

  岑溪市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因此他们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早,通过整合资源之后,于2005年8月成立的岑溪市职业教育中心,通过创造性的开展办学模式,而今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办学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我们的职教中心投资1.2亿元,是广西最大的县(市)级职业教育机构。职业教育不但解决了一大批落户企业所急需的技术型产业工人的用工问题,而且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也有很好的效果。”岑溪市总工会副主席杨明健告诉记者。

  根据产业发展和“工业强市”的需要,岑溪市把家电电子、纺织服装和机械制造等作为重点引进、培植的主导产业,职教中心则开设数控技术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技术应用和服装设计等专业,培养企业急需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校企结合,产学结合”,共同培训,互相受益,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实行“订单办学,量体裁衣”,有计划、有目标地为企业培养人才。

  健全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出一大批有素质、有技术的劳动者,为地方经济发展造就一支产业大军;充足的人才储备和人才支撑,不但让产业转移和企业扩大再生产有了人力资源的保证,更为岑溪工业的发展注入了充裕的后劲。

  有一批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产业工人,是产业顺利引进、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一。对于正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西部省份来说,普遍存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过剩,而劳动者素质偏低的问题。因此,必须把加强人力资源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作为引导产业转移、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突破口,把职业教育建设成为农民工培训基地、产业工人输送中心和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平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才资源”,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提供持续不竭的力量之源。岑溪市把产业发展和职业教育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彼此配合的思路,对于整个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具有普及意义。

          关于产业升级的再思考

  产业转型升级是当前中国从工业大国走向工业强国的必由之路,前几年广东提出的“腾笼换鸟”,就是对于产业转移和优化升级的形象表述;去年形成的中共十八大报告对此有明确地表叙述:“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分析这段论述,有三个关键点,一是稳定实体经济,二是推动新兴产业,三是升级传统产业。

  分析岑溪工业“三个三”的发展思路,可以发现,其产业结构设计相对合理:强化支柱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既立足自身的产业优势,又考虑到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更能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保持基础性传统产业的地位。近年来,有的地方不求实际,盲目跟风,或者是“一窝蜂”地发展新兴产业,比如全国范围内的突击发展光伏产业,新能源工业园区遍地开花,结果导致严重的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造成了资金、资源的极大浪费。或者是盲目升级地搞“腾笼换鸟”,结果,笼子腾空了,“坏鸟”放走了,“好鸟”又没进来,只剩下一地尴尬。更实际的问题在于,如果是强制性大范围的产业升级必然要淘汰一大批技术落后、低附加值、粗放型的中小企业,而这些中小企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却是吸纳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阵地,如果“一刀切”地予以淘汰、关闭,势必会导致严重的失业问题,这又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潜在因素。因此,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综合考虑经济、技术、资源、劳力、就业、教育、市场等等,各个方面的问题。

  其次,对于广西这样的欠发达和后发展地区来说,产业优化升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东部,尤其是紧邻广东省产业转移的力度和强度。这个转移不应该是简单地挪地、搬迁,把东部的污染、耗能产业搬到西部来继续开张,而应该同时是一个产业升级的过程,从技术、设备、生产工艺方面都应该有一定程度的优化升级,实现产业的更新换代。这必然要求双方都能按照一定的游戏规则达成共赢。比如,作为产业转移的一方,应该根据产业发展长远趋势,主动向节能、环保、高附加值、集约化的发展方式转变;而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一方,也应该在土地、税收、融资等方面给予一定程度的优惠政策,支持并督促企业把一部分投资用于技术改造、创新和转型升级,增强企业长期发展的后劲。

  再次,明确政府和企业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角色和地位。“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政府的角色非常重要,政府应该扮演组织、引导、统筹的角色,为企业的成长、壮大搭建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服务平台,”广西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永权说,“但这并不是说,政府可以越俎代庖,去干预企业的经营,应该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政府只是搭台,唱戏的主角是企业。”吕永权同时认为,由于国情和文化传统的原因,华人经济圈历来看重和政府的关系,华人企业总是希图与政府组织和官员保持良好的关系,这往往会导致官商不分、公私不明,从而损害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和自由竞争原则,因此,“政府的归政府,企业的归企业,双方都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政策法规办事。”

  不可否认,政府在政策引导、统筹规划、组织实施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岑溪工业的发展为例,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综合统筹工业园区的建设和搬迁,有系统地推动技术改造和品牌创新,大力培育职业教育,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持,等等,这些配套措施和公共平台的组建都是单纯依靠市场自发行为和企业自身力量难于实现的,只能由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组织、推动。

  最后,在产业转型升级中,无论是产业结构的优化,还是生产效率的提高,无论是延长产业链、培育集约型经济、循环经济,还是革新生产方式、加快工业化步伐、增强产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所有这一切,都必须立足于一个共同的支点,那就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包括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育技术型专业人才,也都是在增强科学技术的先导和支撑作用。这也深刻论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发展中的岑溪

 

工网:http://www.gxworker.com/

 



网友评论:
 昵称:
 内容:  留言内容不得超过200字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此处换一张